电 话:400-368-276
联系人:李建科
网址:www.bjkyzysw.com
邮 箱:564252356@qq.com
地 址:广东省中山市风暴娱乐体育新闻资讯社
门徒娱乐-安全吗体育新闻是对人类的体育运动、健身活动及相关信息进行的报道。其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用事实说话等基本报道要求不言而喻,必须坚决执行。然而现在有些体育新闻报道,恰恰是在这些基本要求方面没有做到或大打折扣,形成种种失误。
1997年亚洲足球十强赛前,重庆一家报纸登了消息,称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表示,如果中国队不出线,他将辞职。这是一条“客里空”消息,来源于中国足协楼道里的道听途说。
1998年一本体育杂志说,国奧队主教练霍顿将辞去主教练一职。不久,霍顿发表声明,称其从未接受过这家杂志的采访,其内容完全虚构。这则假新闻还有一条“美丽”而拙劣的结尾:“霍顿想花更多的时间和他的女儿在一起”,而事实上霍顿没有女儿。
199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金哨陆俊收受20万元贿赂”报道,是羊城某体育记者采写的“马路新闻。后记者对簿公堂,惨败而归。
1998年轰动一时的《马家军调查》,对著名的辽宁中长跑教练员马俊仁在训练中的某些有争议的做法大肆渲染,而对马俊仁的事业心与贡献却淡化处理,让读者对马俊仁留下了一个残酷、迷信、专制的印象,明显不符合客观、公正的报道原则。
1999年底中国男排在上海争夺奥运会入场券,某报在报道时却说“此前中国男排从未获得过奧运会入场券”。实际是,中国男排在1980年曾获得过莫斯科奧运会的参赛资格,由于国际社会对这届奧运会的抵制,中国男排没有参加比赛。
某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2001年中国篮坛十大新闻”,其中一条:在中国大会篮球比赛上,中国队战胜美国队进入决赛。言过其实,耸人听闻。实际是:中国大学生男篮占了大半国家队,而美国来的是准大学生队,真正的美国大学生队在澳大利亚参加友好运动员。美国不把这次比赛当回事,没有派出NBA或NCA的顶尖高手;而我们全力以赴,又是在本土作战,赢一场球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值得作大新闻。
至于2002年春天上海中远俱乐部状告《球报》一案,也是由报道事实虚假引起。4月24日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对该案已作出一审判决,判决书认定:辽宁日报社主办的《球报》在2002年1月17日刊登的关于《神秘中间人爆出涉黑猛料》的报道,使读者对中远汇丽足球队涉黑的疑虑无法消除,该报道中涉及的事件发生过程尽管客观存在,但“神秘中间人”的陈述实际上是在向媒体撒谎,欺骗公众,这就必然导致该报道内容的虚假、失实,违反了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确定的义务。《球报》未尽审核义务,使虚假、不实报道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因此法院判令:被告在判决生效之日起7天内在《球报》头版上刊登向原告中远汇丽足球俱乐部赔礼道歉的声明。(1)
有的从业人员心情浮躁,报道中的差错十分惊人。同一名记者报道同一件事在同一张报纸上,也会有两种不同的说法。4月19日晚东方大鲨鱼队战胜八一双鹿队,夺得CBA全国男篮甲A联赛总决赛冠军。因为有电视现场直播,比赛全过程很清楚。第二天,上海某报特派记者在报纸头版上发消息《大鯊鱼CBA称王》,称最后“本沃补篮得手,这记入球令东方队最终以123比122战胜八一双鹿”;而该特派记者在第5版《夺冠记》中却详尽描绘哈特最后补篮得手。不知这位赴宁波体育场现场采访的记者为何会出尔反尔,令球迷读者震惊!(2)
至于因缺乏体育知识而造成的报道失误更是比比皆是,例如足球比赛中,一名前锋在“弧顶”处起脚射门,实际距球门线米,而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却说“在禁区外30多米处一脚射门”,罚球点离球门线米,等等。
中国有句古话“成者王侯败者寇”,这在某些体育新闻报道中得到了体现。二三十年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早已成为历史陈迹,而夺冠争第一成为衡量体育新闻价值的最重要砝码。体育比赛的胜负固然构成了体育运动的魅力,然而某些体育新闻报道对胜者赞扬过度、对负者贬斥讥讽乃至侮辱的做法,却让受众无所适从或不能接受。
德国籍足球教练施拉普纳1992年被中国足协聘请为主教练时,体育新闻界对其宣传的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报道突出:施拉普纳是德国的十大优秀教练之一,有把一支乙级队带入甲级六强的经验等等。当施拉普纳指挥中国队获得亚洲杯第三名后,一些报道热情地称施拉普纳为“老纳”“施大爷”等,对球队问题避而不谈。然而当1993年世界杯预选赛上,中国足球队败给也门队和伊拉克队,赛程过半就被淘汰出局时,一些报道又将施拉普纳说得一无是处,说他“长期在乙级队执教,他的球队靠杀伤战术才进入甲级”,“关于施拉普纳被评为德国优秀教练,是新闻界误传”等等,表现出“痛打落水狗”的决心。失利的施大爷成为“以成败论英雄”体育报道观的牺牲品。
对中国自己的著名足球教练徐根宝的报道也是如此,一忽儿描写成“宝”,一忽儿描写成“草”。今年春天徐根宝执教的申花足球队连败了两场,申花俱乐部领导都未表态,有的媒体上已有根宝将下课的新闻,甚至有记者当着徐根宝的面提出是否下课的问题。
体育比赛是激烈竞技的世界,有比赛就有胜负,胜败是常事。而体育新闻报道对胜者乱捧、对败者乱骂,都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与体育人文精神的恶劣行为。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是指地方新闻媒体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态度,在体育报道中以有利于本地与本方作为取舍事实的出发点与标准。例如1997年10月第八次全国运动会女足比赛上海队对北京队的比赛,上海队后卫在防守时明显手球,当值主裁判视而不见,反而给表示不满的北京队队长出示黄牌。此时,辽宁和上海的金牌第一之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此事关系到最后金牌归属问题,自然引人关注,但上海媒体对此只字不提。同样,在全国足球甲A联赛中,申花队一主力队员向山东泰山队外援巴力斯塔脸上吐痰,上海媒体同样回避;而当广州太阳神队队员叶志彬踢伤申花队外援莫拉,上海媒体则大幅报道,口诛笔伐:《莫拉,球场暴力的牺牲品》、《咔嚓一声,申花痛心》、《流氓行为?!》等等。(3)
有些从事体育新闻报道的人员缺乏应有的体育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他们热衷于搜集斗殴自杀、赛场暴力、教练下课、名人婚变、酒吧艳遇等“猛料”,全不顾社会影响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例如今年4月6日新华社已发表权威信息《董艳梅马俊仁否认自杀传闻》,导语为:“今天在这里举行全国马拉松锦标赛之际,辽宁省体育局副局长马俊仁及其头号女弟子董艳梅在接受采访时,均对此前有关董艳梅自杀未遂的传闻矢口否认。”事实应该很清楚了。但上海有家报纸在4月6日发了与新华社报道相反的新闻《“马家军”相关负责人证实董艳梅自杀未遂》,还言之凿凿:“据马家军内部有关人士透露,董的自杀可能与奖金分配有关。”4月8日这家报纸为了找自圆其说的台阶,又发了《真真假假难决断疑云围绕董艳梅》的新闻,继续怀疑董可能自杀过。尽管在这之前,董艳梅一再向记者申明:“这样的传闻不可思议,难道人生病就不能打针吃药了?……比赛奖金辽宁省体育局已拨下,住房也已在九运会前就拿到了,现在正在装修,而且马导对我像女儿一样好,我怎么会自杀呢?”然而,某些报纸与网站还在捕风捉影与恶炒,全不顾新闻职业道德与尊重他人人格的法律原则。
在上述种种体育新闻传播的误区中,失实报道的危害性最大,有的还引起了新闻官司。特别是上海中远俱乐部状告《球报》一案,应引起新闻界、体育界、司法界的共同关注,在这里专作一个个案分析。
新闻法制研究专家魏永征先生曾说:当中国的新闻记者第一次因为自己的作品而登上共和国法庭的被告席时,他们众多同行的普遍心态是:很不理解。然而,这种很不理解的心态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对“新闻官司”还远远缺乏思想观念上和法律知识上的准备,“新闻官司”屡屡发生,也就不奇怪了。(4)
2002年1月28日,上海中远汇丽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拿起了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名誉。它在诉状中称:2002年1月17日,沈阳《球报》(辽宁日报社主办)在头版头条和几乎整个3版刊登了题为《神秘中间人爆出涉黑猛料》的报道,并登载了一份“上海银行电汇凭证”。该电汇凭证的委托日期为“2001年9月21日”,人全称为“上海中远汇丽俱乐部”,收款人全称为“北京建轩体育服务公司”,汇出行名称为“上海定海支行”,汇入行名称为“中行朝阳支行”,金额为“叁拾万元整”,其用途为“服务”。《球报》的特约记者在文中同时还透露,当时任中远队主教练的徐根宝用5万元收买绿城队的夏青。此事在足坛乃至全国上下掀起轩然大波。徐根宝已在接受媒体采访中断然否认有此事。由于《球报》报道的标题耸人听闻,内容又没有核实,引起争议势在难免。
为此,中远俱乐部认为:被告未遵守起码的新闻报道原则,对伪造的银行电汇凭证未作任何核查即采写报道,并将其刊登,不仅给中远的名誉造成巨大损害,而且还使中国足协的权威性、公正性以及法律的尊严受到重大的损害,球迷的热情和信心也遭到沉重的打击。据称,中远此次行为纯粹是“为名誉而战”,他们要求赔偿20021.17元,这一“标的”即为《球报》发表文章的时间2002年1月17日;同时,中远还要求被告在《球报》及中央媒体上作公开赔礼道歉。
而《球报》常年法律顾问则在2002年1月20日发了“声明”,辩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我国司法基本原则。在我国当前虽然没有新闻法,但新闻报道要受这一基本原则的约束。《球报》2002年1月17日报道了在杭州发生的有关“中间人”的事情,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全国许多报社、媒体对这一客观发生的新闻都进行了报道。我们知道,事实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球报》对这一事实的过程表示了关注,当然会随着这一事件的开始,一直关注如实地报道下去,直到最后有结果。作为新闻记者,在时间上要求有及时性,不能要求记者对一事实开始、全部过程、结果在一篇报道上发表出来,新闻报道不是调查研究,不能失去新闻性……
受理此案的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在2002年4月24日已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球报》虚假、不实的报道侵害了原告的名誉权,判令:被告辽宁日报社在判决生效之日起7天内在《球报》头版上刊登向原告中远汇丽足球俱乐部赔礼道歉的声明;但原告未提供受到经济损失的依据,法院对其索赔请求难以支持。据说,原告同意判决,而被告不服,还要上诉。
相信公正的司法机关最后会对此案有一个合法合理的裁决。笔者只想从法理与新闻传播学道理上对此案作一些分析,以期探讨其中的曲直是非,并探讨:报道“曝光新闻”的记者如何避免新闻侵权行为,避免吃“冤枉官司”。
新闻侵权行为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它是指在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节目制作及其传播过程中侵害他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名称权、荣誉权等人格尊严权的行为。目前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法》尚未出台,不等于说新闻报道无法可依。事实上,从《宪法》、《民法》、《刑法》等各种法典、管理条例到部门规章制度,都有涉及新闻传播与媒介管理的,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关新闻传播的法制管理体系。当然,这还不完善,还需要《新闻法》正式出台。
例如有关人格尊严权的法律规定,我国1982年《宪法》第38条就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1986年《民法通则》列有“人身权”专节,对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和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作了规定,并特别规定“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还规定公民、法人上述权利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要求赔偿损失。1979年《刑法》和1997年《刑法》都规定了以侵犯公民名誉权和人格尊严为客观的侮辱罪和诽谤罪。我国与人格尊严权有关的司法解释也有许多,主要为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密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对侵害名誉权的关系、名誉侵权责任承担形式等问题作了具体解释与明确规定。特别是后两个文件是目前处理侵害名誉权案和新闻侵权案件最完整系统的法律文件。因此,目前我国处理新闻侵权案件是完全有法可依,中远状告《球报》一案也是不难彻底解决。问题倒是在“曝光新闻”或批评性报道中的一些新闻传播学方面的道理,却往往成为公堂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东西,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与澄清:
在中国足球打假、清除黑哨的活动中,有一名“中间人”(球迷称他为“阿混”)检举揭发了上海中远汇丽足球俱乐部的所谓“贿赂事件”,出示了“电汇凭证”等等。这在新闻采访学中只能说是出现了“新闻线索”,是事实的信息或信号,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可能全面,也可能片面,还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本身。特别是批评性报道更要慎之又慎,要反复核实。批评性报道在“曝光”前,一定要与当事人见面,征求意见。正如古人所言:“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这事件中,当事人相关的有中远俱乐部的负责人、徐根宝主教练、.汇出汇入银行的负责人、经办人或收款人等等,而“电汇凭证”也要追根溯源核实其真伪。
表面看来,《球报》报道的新闻源是来自“中间人”的,“中间人”是客观存在。《球报》是否可以把责任推到“中间人”提供假情况上?这也是不行的。“中间人”弄虚作假固然可恶,后来那个“中间人”又推翻了自己的说法,实属不屑之徒;而作为一名记者有责任弄清楚事实真相后再报道,.不能以损害真实性来赶时间性(“及时性”)。中外的新闻采访学都把“不轻信”、“莫盲从”、“冷静思考”、“深入采访”等作为记者的必备素质与作风,就是此理。客观存在的事实的现象有真象、假象之分,真象是正确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假象则是歪曲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假象只有被彻底揭穿时,才能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当一名记者因把假象作为真象报道而混淆视听、侵犯报道对象名誉权时,还能以假象也是“客观存在的”作为辩护理由吗?
二.当客观事实比较复杂,当事人各执一词,新闻媒体如何来处置?要不要及时报道?如何来报道?
《球报》常年法律顾问在“声明”中讲的“事实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新闻报道不是调查报告,不能失去新闻性……”,这些道理讲得很内行,都是正确的。确实,“全国许多报社、媒体对这一客观发生的新闻都进行了报道”,为什么上海中远足球俱乐部单独要上告《球报》,而不告其他媒体呢?简言之,其他媒体没有侵害中远的名誉权。一些报纸在报道“中间人”检举事件时,同时发了中远俱乐部负责人的表态与编辑表示怀疑的短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在报道“中间人”检举消息的同时,由节目主持人采访中远俱乐部的负责人与徐根宝主教练,让当事人说话,记者不加任何主观推测。例如,就在1月17日《球报》发表“中间人”新闻的当晚,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栏目记者现场采访中远俱乐部董事长徐泽宪,让徐董声明:“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是一张假凭证。我们首先要对这种弄虚作假、企图诬陷我们俱乐部的行为进行强烈谴责……还有,我们跟这个什么体育服务公司从来没有什么业务往来,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就表明,.记者完全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站在探索真相、追求真理的正确立场上,让双方对质,给双方表态的机会,充分“让事实说活”。这才是真正的“与时俱进”的报道方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球报》及其记者本意是为了足球打假除“黑哨”,滿腔的爱国热忱与正义感,是好心添了乱;与其他媒体特别是中央媒体比较,从中是否可以学到一点“舆论监督”与“媒体批评”的艺术与技巧呢?
“度”是指分寸或标准,在哲学上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必须循规蹈矩。批评性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利器。而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党和人民以法制形式确定的保.证人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民主制度的体现,因而是一种授权活动。新闻媒体与新闻工作者作为党、政府与人民的“喉舌”,在开展舆论监督、从事批评性报道时,要把握好的“度”有:
1.真实准确。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的生命在街真实准确,不仅批评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确凿无误,而且对事实的说明解释与评判议论都要恰如其分,符合事物的线.依法报道。舆论监督依法展开,批评性新闻依法报道,报道活动与报道内容都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与宣传纪律。
3.平等公正。舆论监督是一种平等公正的权利,要尊重批评对象。对于批评的同志来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达到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目的。即使对敌对势力和犯罪嫌疑人作斗争,也要讲究政策与策略。
4.及时纠错。在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中,难免发生差错,要及时纠错,采取“更正”、“声明道歉”等手段,尽量争取法庭外和解。
在我国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并举的今天,舆论监督必须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进行,还必须受道德原则的约束与规范。在我们从事的新闻报道领域内不断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并加强我们的职业道德自律。从上海中远俱乐部状告《球报》一案中还有一个启示: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法律,学会运用法律;而法律工作者要努力学习新闻传播学,学会运用新闻传播学。两者相互间多沟通、多理解,让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最后,论题还得回到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种种误区如何克服。回答可以有多种方案,但是要从根本上克服体育新闻报道中的种种误区,必须从提高体育新闻工作者素质抓起。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媒体之间的体育新闻竞争十分激烈,一些体育记者为了在竞争中取胜,一味追求独家新闻、内幕新闻、爆炸性新闻,在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的情况下,采取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合理想象等手段挖掘新闻,于是各种弊端层出不穷。因此克服上述种种误区、解决上述弊端的对策与措施有: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新闻学传播学基本原理。体育新闻报道同样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时效性、思想性、用事实说话等基本原则,并真正贯彻到新闻实践中去。
二.认真贯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5),体育新闻报道同样应注重社会效益,讲究社会责任。体育记者要在真实全面、客观公正、遵纪守法、坚持真理、廉洁奉公、团结合作等各个方面加强自律,并落实到行动上。
三.对体育新闻工作者加强职业培训,使其真正熟练掌握深入采访、客观报道、科学评论、正确编辑的种种方法技巧,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工作作风。
四.体育新闻工作者除了熟悉体育理论与体育运动常识、比赛规则之外,还应掌握輿论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经济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知识,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新闻工作者。体育记者应是体育运动爱好者,并熟练掌握运用电脑、驾车技术、摄影摄像技术、英语会话等技能,以胜任体育新闻工作。
五.培养优良的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弘扬的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体育记者也应具备这种可贵的精神。“超越自我”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老子说:“自知曰明,自胜曰强。”王通(隋代思想家)说:“自知者英,自胜者雄。”都提倡战胜自己的缺点、弱点、错误,才能成为强者与英雄。记者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能成为强者,必须具备“超越自我”的优良心理素质。
六.自律与他律相结合。体育新闻工作者提高素质,主要靠自身修养与努力,但外因条件也必不可少。各类新闻媒体的领导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应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关心爱护体育记者,多为他们创造学习进修的良好环境与条件,形成优秀体育记者、编辑、编导、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新闻报道获得空前规模的发展,虽有种种误区与缺点,但广大受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十分喜爱体育新闻,体育新闻报道还有继续发展的机遇与条件。让我们一一体育新闻工作者、体育爱好者与新闻教育工作者一起努力,为不断改进体育新闻报道、弘扬精神文明而奋斗。
(1)见2002年4月25日《文汇报》新闻《中远汇丽名誉权案一审判决》。
(3)见1998年5月11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的体育新闻版。
(4)引自魏永征著《被告席上的记者》题头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版。
(5)详见金炳华主编《新闻工作者必读》第99至102页,文汇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微博就是一种典型的网络新媒体,它与体育新闻相融合,大大繁荣了体育新闻的传播事业,突出表现在一下几点:
1.1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每逢重大体育赛事,微博首页会以最快的速度,滚动传播赛事情况,广大体育爱好者更是热衷于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观赛体验,而传统媒体而要经过筛选信息、编辑内容,印刷或者录制节目,等等这些环节,这就大大增加了时间成本,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1.2微博具有信息内容丰富多彩,交互性强的特点通过微博传播体育新闻,可以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等于一体,用户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获得全方位的精神体验,通过视频再现体育赛事中的巅峰时刻,配上文字评论,绘声绘色,这比起传统媒体当然更加吸引人、令人回味。而且用户可以通过关注、转发、编写信息等方式积极参与到传播过程来,在增加传播内容的同时,也获得了个人分享信息的快乐。
1.3通过微博接收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快捷利用微博参与体育新闻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我们只需要打开微博主页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查看自己想要了解的体育新闻,并且我们只要通过电脑、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的了解最新体育赛事情况,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作为新闻类语言的分支,体育新闻有着其独特的文体特色,然而对这类语篇进行系统的文体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将对《ChinaDaily》中的一篇英语体育新闻“UnitedRoutHangzhou”(30July,2009)从字位、词汇和句法上进行分析。
字位层面主要包括特殊字母、标点符号和空间排列等。在书面新闻报道中,字位特征主要体现在标题和标点符号中,能有效地吸引读者的眼光来强调其内容。
1、标题。新闻标题是能最先抓住读者眼球的内容,标题可呈现出不同的字号,字体或颜色。一般来说,标题越大,新闻则越重要。以所选的体育新闻为例:UnitedRoutHangzhou,此标题词首大写,黑色加粗,无其它修饰,简洁明了且吸引眼球。
2、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结构完整的英语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反映出句子的停顿、语气和口语形式”(钱媛,2006:30)。违背这些常规或某种符号的高频率出现,都可以取得特殊的文体效应。以下是所选体育新闻中标点符号的分布和比率情况:
该图表清晰的展示了逗号和句号在这篇新闻的大量使用,因此篇章中的句子也被分割成了很多小句,便于读者理解。破折号主要用于介绍比赛分数,而引号的频繁使用则增强了报道的权威性,比赛的生动程度以及新闻记者的客观性。
篇章由单词构成,然而不同语域的词汇并不相同。体育新闻在句法层面上秉承了许多“新闻文体词汇”鲜明的特色,为吸引读者,在时间和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报刊用最少的篇幅传播尽可能多的信息(王佐良、丁往道,1987:244)。在这篇英语体育新闻中,术语和数字表达这些词汇特征显得十分突出。
句子层面的突出———句法变体,作为一项重要的文体特征在英语体育新闻中应用广泛。新闻作者对句法规则的刻意违背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并更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1、句子长度。除了词汇特征,句子长度也是一个界定体育新闻文体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越长的句子越难理解,形式上也更正式。而受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体育新闻一般都采用短句表达,简洁易懂。据作者统计,该新闻语篇中,平均句子长度(每句含词量)为23,但这没有增加阅读的难度,因为这些句子都分成了很多简单清晰的短句。
2、时态。在报刊文体的时态中,一般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占绝大部分。“一般过去时在英语新闻中出现率最高,因为新闻报道主要是传播已经发生的事件”(王佐良、丁往道,1987:249)。以下便此新闻语篇的时态统计:上图表显示过去时的使用较普遍,现在进行时使用得较少,新闻作者偶尔也会用进行时来再现比赛,以体现其生动性。
在现代文体学的理论基础上,本文对一篇英语体育新闻“U-nitedRoutHangzhou”进行了微观语篇分析,展示了体育新闻的文体特色。在以后的研究中,作者将会对其它文体如产品说明书或商务合同进行微观分析。当然,由于英语语言本身的动态发展,作者还会关注新闻文体及语料的变化,作出及时适当的分析。
“体育新闻评论平民化是指以大多数普通体育爱好者为受众,建构一种平等的思维方式,以平民化的视角阐述体育世界观点的一种新闻思想。”①
平民化并不是意味着非专业化。事实上,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体育受众了解体育运动知识的渠道大大拓宽了,便利程度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对于体育新闻评论的专业化水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撰写某项运动的体育评论时,体育评论员必须准确的把握体育受众主体对于这项运动的了解水平而决定专业化描述的分寸和以及专业化词汇的解释程度。如面对中国体育受众,分别写一篇与乒乓球和棒球的体育评论,显然前者比后者在专业化水平的要求要高得多,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对乒乓球很了解,对于其专业术语也比较了解。相反,中国人对于棒球则普遍完全不了解,较难理解其专业术语。同样是这样两个主题的体育评论,如果是面对热衷于棒球运动的美国或日本受众,那么对于评论的专业化要求就要反过来。简单的说,体育评论既要有专业知识的呈现,又要让受众看得懂,有兴趣看,有收获。因此,平民化不是非专业化,而是对体育评论员的专业水平,语言文字功底以及把握体育受众心态变化的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平民化不等于庸俗化,在实践的过程中,这两种趋势包含有某种共性,那就是对于体育受众口味的迎合。不管媒体的形式是报刊、网络抑或其他,对于体育受众口味的迎合是市场化决定了的,而回避这一特征是虚伪的。但是用什么来迎合体育受众决定了平民化和庸俗化的区别。在这一点上,《陈开开讲》专栏就做得比较恰当。其评论语言大多活泼幽默,但是决不失之下流。不乏调侃、批评甚至讽刺,但不让人感觉刻薄。而且《陈开开讲》专栏在评论主题的选择上也回避了热评隐私八卦方面的恶趣。
选择倍受大多数普通体育爱好者关注的体育热点进行及时评论,符合大多数普通体育受众的信息需求。以《陈开开讲》专栏为个案进行分析。《陈开开讲》专栏07年12月共27篇评论中,关于中国足球的评论13篇、关于姚明和易建联的NBA的篮球评论11篇。关于其它国内运动的评论1篇,关于国外足球的评论2篇。统计显示,对中国足球和姚明和易建联的NBA的篮球报道两大主题的评论篇数共23篇,占全月评论总数的8/9。
显见此期体育新闻评论的主题也是此期体育新闻报道的主题,满足了大多数普通体育受众的信息需求。
当代体育新闻评论通常能站在平民化人性化的角度,用或质朴平实,或幽默含蓄,或简洁生动,或妙趣横生的语言来评述体育的各个方面的事情。不在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和故作高深上下工夫,而是尽量让每一个想了解体育的普通受众都能看的懂,都喜欢看而且有所收获。
例如《陈开开讲》栏目就像一个邻家哥哥用明白如话,灵动有趣的语言调侃热点体育事件。07年12月24日体育新闻详细报道了易建联在12月23日对阵山猫的比赛中,连破七项个人记录,第一次在NBA拿下两双,夺下29分和10个篮板。并且刊出国外媒体对易建联的高度评价。《陈开开讲》以《不过是好玩》为题展开评论:
易建联只是第6号新秀,所以29分的表现足够专家球迷大呼惊艳,可易建联只是第6号新秀,所以我们又怕仅仅是昙花一现,不敢猜测他究竟有怎样的远大前程。但无论如何,阿联的影响力,正在一步步向姚明逼近。
山猫不过NBA里的一只病猫而已,而且经过11个小时的颠簸,开赛前一个钟头才赶到赛场,这些都遮盖不住易建联的光彩。阿联一次29分,便风光如此,而球队胜率同样不超过50%,姚明得二三十分家常便饭,最近却又是摔毛巾,又是抹眼泪,郁闷得咬牙切齿,逮着人就想玩命。
两人反差如此之大,不外乎两条原因:起点不一样,易建联是6号新秀,姚明是状元秀;名气不一样,易建联是初来乍到的菜鸟,姚明已是摸爬滚打多年的“头号中锋”了。这就好比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无论在白纸上画出点什么,都能让大人们赞叹不已,可一个天天被表扬的中学生,考试不考个全班前三、期末没评上三好学生,简直天都要塌下来了。
水能载舟,亦能煮粥,名气和资历就是那碗水。有时真替体育明星打抱不平,凭什么娱乐圈的星星们,都只把水当成煮粥糊口的工具,姚明们碗里的水,却要承载那么多人的希望?
易建联过几年就能体验到姚明的感觉,现在他的水还浅、还是张白纸。所以别理会那些诺维茨基第二、加内特第二的胡扯,就做自己,抓紧时间享受纸上涂鸦的乐趣吧。而对姚明来说,把众人的期望当作动力自然是好,若变成负担和压力,可就不值得了。说真的,打篮球,除了挣钱,不就图个好玩么?谁也不天生欠谁什么。
评论开篇用简洁的语言以易建联的29分让许多专家和媒体惊艳作为引子,然后把易建联和姚明的近期表现进行客观对比,由此展开原因分析,因为名气和资历的差距导致两者受关注程度和被期望程度大相径庭,这里用了一个类比将易建联比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无论做什么都让大人赞叹不已,将姚明比做一个天天被表扬的学生,没有考好的时候天都要塌下来了。如此浅白如话的论述让普通体育受众能够不费力的理解。最后提出不管是“头号中锋”的姚明和6号菜鸟的易建联都需要轻松享受篮球乐趣的思想。
据心理学家分析,普通人的最佳视野是20多度。这个最佳视野以十个字以内最好。据报道,六七个字的标题可以在眼珠不动的情况下,一目了然。所以,标题越长,阅读越不方便,抓住普通体育受众注意力的可能性越小。简洁的体育评论标题短至六字以内,体育受众一瞥而尽知,容易引起阅读兴趣。同时当代体育新闻评论能站在普通体育受众的角度,注重标题的通俗易受,用常用词句,明白如话。使普通体育受众在较短时间内轻松的获得较多的体育信息。
例如《陈开开讲》2007年12月的27篇评论,标题一般在4-8个字之间,其中6字以内的标题占了78%。按照心理学家的分析,这正是适合普通体育受众的最佳视野。同时标题的表达通俗生动,有的是引用某位评论对象的话语,有的是套用一些经典的词汇,有的则是结合评论主题的调侃话语等等。如一片大好,今天你上榜了没有,乱也是福气,如果骂人管用,罗卜开会等。而大多数评论标题比较宽泛,让体育受众看了并不能立刻知道评论的主要对象是什么,通过接下来的阅读会发现是与评论者评论主题始终紧密联系的。如2007年12月28日的陈开开讲的评论标题为“不怕不怕啦”。这原本是一个流行歌曲的歌名,评论者拿来套用为标题,是为了论述易建联是NBA的菜鸟,状态有起伏,不要过于担心,鼓励易建联要勇于发挥,不计得失。
评论篇幅的不同直接影响着评论最终的传播效果。通常来说体育新闻评论篇幅的长短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目标体育受众的阅读习惯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评论的目标体育受众习惯于快速浏览,那么篇幅较长的评论恐怕很难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而如果评论的目标体育受众习惯于深度探讨,那么,过于短小的评论恐怕不能得到目标体育受众的认同。在当代信息爆炸的快餐化阅读时代,大部分普通体育受众往往对过于“冗长”的体育评论直接忽略,即使对某些体育评论主题确实感兴趣,但当其篇幅过长时可能也会对其失去阅读耐心。而篇幅较短,言简意赅的言论篇幅则更符合快速阅读的要求,给普通体育受众更深的印象。
《武汉晚报》的体育评论专栏《陈开开讲》篇幅篇篇精简,评论员善于用精炼的语言评论复杂的体育热点新闻,深受大部分普通体育受众的欢迎。《武汉晚报》的《陈开开讲》专栏2007年12月的27篇评论,400多字的有8篇,500多字的有17篇,另外有两篇分别是606字和601字,27篇评论总字数14416,平均每篇534字。根据绝大部分人的平均阅读速度约为200-300字/分钟左右的研究结果,这里的每篇评论普通体育受众只需要2到3分钟就可以读完,符合大部分普通体育受众的阅读心理。
由上分析可见,报纸体育新闻评论从评论主题、评论语言、评论标题和评论篇幅等四个层面都呈现出强烈的平民化特色,平民化已经成为当代报纸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存状态。值得指出的是平民化也是体育新闻评论重要的发展方向。理性分析报纸体育新闻的平民化特色将有利于促进其更好的满足体育受众的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进而促进体育文化的良性传播。
新媒体在中国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让传播手段日新月异,与媒体发展速度相对应的是国内体育新闻报道迎来了新的转型发展机遇期。过去观众对体育新闻的接收渠道主要依靠电视节目直播,但现在借助微信、微博、抖音、快手、论坛等交流平台,关于体育赛程、体育明星、体育活动的新闻报道,变得更加大众化、更接地气。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体育新闻报道拉近了参赛运动员和观众的距离,传播了全动的健康观念;另一方面,借助信息的通畅,广大观众对体育事业与体育新闻报道实现了更强的舆论监督。
1.微博、微信的关系传播。据调查,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突破7亿,几乎一半的民众已经接入了互联网的信息服务。在中国具备较高传播力的社交平台中,微博和微信充当了重要的信息接口。微博是基于弱关系下的信息传播,网民大多数保持着匿名性和互不相识的状态,因关注体育频道或体育明星的账号而形成聚合。在体育赛事的进程中,微博会进行实时的赛况跟踪,帮助无法观看直播的观众获得第一手资讯。例如,在奥运会期间,各大赛事同步进行,观众目不暇接,为了第一时间向观众传递夺奖好消息,微博为运动员开通了嵌入式获奖卡片消息,即当运动员获奖时,微博自动在该运动员的账户上相关项目荣誉,网民可以就这条卡片消息进行转发、点赞和评论。这种方式让体育快讯迅速地抵达到无法参与体育赛事的民众手中,同时由于民众高涨的爱国热情,夺奖信息能迅速占据热门榜单,不断扩大影响力。微信则是基于人际关系下的强关系传播模式,微信中的体育新闻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的好友分享以及微信朋友圈嵌入式信息流推广。由于微信是全民社交软件,其信息分享空间呈现出更多私人领域的特点,与微博形成了显著差距。其体育信息的传播路径一般包括体育新闻公众号消息的实时推送,其模式与传统新闻报道类似,有关于体育赛事的图片、文字描述及视频。另两种信息扩散模式则是观众自发的朋友圈分享视频、图片行为,借助多种形式表达自身观看比赛时的激动之情,通过朋友圈层的关系影响不观看体育赛事的群体获知该消息。2.抖音短视频互动传播。4G时代网速的快速提升和流量资费的下降,使短视频平台以迅猛的姿态占据了大众文化娱乐市场中的重要一环。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不仅是用户分享创意视频的空间,也是体育新闻裂变式快速传播的渠道。短视频平台和微信、微博体育视频的传播差异在于更聚焦于体育赛事的细节呈现,由于短视频时长一般在15秒以内,适应的是人们短平快的浏览习惯,因此新闻的亮点必须在视频开端就得到呈现,不然观众就会选择迅速滑走,而算法根据用户的个性化推荐定制,在用户首页上出现的关于体育的新闻则会越来越少。因此,体育新闻在适应短视频传播的特性时,一般会将体育赛事中的精彩瞬间进行慢动作播放并配上积极向上的背景歌曲,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停留。当体育新闻精彩视频被网友点赞后,短视频平台会根据算法推荐将这则视频推到更多热爱体育事业的网友视频信息流中,体育短视频的力量将会不断被扩大。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呈现出高度模仿性,体育视频的传播更容易引导大众参与到运动健身过程中来,有助于培养全民体育的意识。3.论坛的群体传播。尽管论坛、贴吧类的信息平台如今的参与网民数量已经大不如前,但对于小众的群体而言,论坛的存在为他们营造了群体的讨论空间与氛围,将一些体育运动在群体传播中实现了效应的最大化。
现阶段的体育新闻在制作形式和传播方式上越来越体现出技术先进化的特点,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字、图片、视频的介绍方式,引入了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科技。2019年10月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武汉人民广播电视台采用虚拟主播进行赛况播报。此前不少电视节目已做过虚拟主播的尝试,技术上日趋成熟,通过人脸识别、语音合成、建模、深度学习等技术,虚拟主播在形象上端庄大气,外形与一般的主播形象并无差别,普通话发音标准具备情感,仪态自然流畅,观众难辨真假。在体育新闻的播报上,通过记者提前将编辑整理好的稿子人工录入系统,军运会的虚拟主播向观众播报昨日赛况、今日赛况以及奖牌榜三大内容。但目前虚拟主播的局限在于,虚拟主播现阶段只能播报简明客观的数据体育新闻,需要结合记者深入思考及对观众各种情绪回应的新闻栏目仍然只能由真人担任,但AI主播相对低廉的成本在未来或许会成为体育新闻的新趋势。
面对当前丰富的传播渠道,各大新闻媒体组织积极运用“互联网+”的形式,形成了全媒体覆盖观众视听生活的格局。一方面,多渠道体育新闻的扩散能让新闻媒体获得更高的关注度,获得点击率、播放率等不俗的数据成绩;另一方面,体育新闻采编团队还需要不断挖掘体育新闻中的亮点,引导更多民众关注体育,参与体育。就当前的体育新闻市场而言,新闻媒体组织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体育新闻带来了更多呈现的可能性。因此,体育新闻从业者除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外,还需要积极关注业界动向、前沿新科技的发展,将更多的新科技引入到新闻事业中,节省采编成本的同时带给观众更多的新鲜感。
摘要:预测性体育新闻是近年来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过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其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具体表现在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面对媒体体育新闻日趋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各媒体体育新闻为拓展传媒空间而展开的激烈竞争,预测性体育新闻悄然兴起并渐成气候,主导及影响着报纸体育新闻的版面、电视体育新闻的时段、受众体育新闻的需求,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体育新闻现象。本文拟就预测性体育新闻的形式、成因及新闻价值进行探析,从而把握体育新闻新的发展倾向和一般规律性。
预测性体育新闻是指对即将发生的体育赛事的过程,尤其是结果的预测性报道。在新闻的基本特性中真实性是最重要的特性和价值要素,体育新闻当然也不例外。但与一般新闻相比较,体育新闻不仅包括对已然事实的客观反映,更包括对未然事实的客观反映,即对体育赛事结果的预测。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预测性新闻,如经济新闻预测股票的升降涨跌和经济的繁荣低迷等等,但其规模和具体的运作形式远不能和体育新闻相比。
在电视媒体中,每遇大型赛事,如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世界杯、世锦赛等比赛的时候,预测性体育新闻已成为电视台吸引受众、引导受众观看赛事的重要节目。如2000年奥大尼亚悉尼奥运会开幕前以及比赛期间,国内几乎所有的电视媒体,都在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精心制作类似“奥运前奏”、“奥运大家猜”、“奥运倒记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视点”、午后视点“、”明日视点“(上海卫视)、“奥运猜猜猜”(上海东方电视台)等与奥运会有关的竟猜节目。
同在2000悉尼奥运会期间,各级广播电台也是不甘落后,各种前瞻性展望和预测性新闻更是被精心设计,成版成块地被端到受众的面前。如上海广播电台的“赛前诸葛亮”、“奥运天天猜”、东方广播电台的“奥运猜猜猜”等,一个个精致、鲜活、别致、连贯性强的栏目,紧紧地吸引着听众。有些电台为了吸引听众参与,甚至与赞组单位或声讯台联手合作,推出各种奥运有奖竟猜。
在报纸体育新闻报道中,由于没有电视的直观和网络的迅疾,在报道比赛消息速度方面落后于电视和网络。但在现代媒体的强烈竞争压力下,仍然另辟溪径,寻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战场——前瞻性报道。而其中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赛前分析预测性报道,更成了前瞻性体育新闻报道的亮点。首先是各级媒体对奥运会、世界杯等几年一次大型运动会的预测报道“大动干戈”。紧接着对各级联赛如我国足球甲级联赛、篮球联赛,以及意甲、德甲等,在每周比赛开始前,不仅《体坛周报》、《足球》、《南方体育》等这样的专业体育报,各地地方报都是不吝版面地对几十支球队进行预测、分析。如今年3月9日2002-2003赛季甲A开赛前,《中国体育报》从3月5日开始,开设了“新赛季甲A联赛展望”系列报道,分别对新赛季的球市、俱乐部、外教外援、新现象(德比大战)以及冠亚军的争夺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预测;3月8日的《足球》的“甲A前瞻”栏目用了2版面对14支球队(一支轮空)7场比赛进行详尽分析、预测。另一个国际赛事预测栏目,也是足足2个版面,对意甲、德甲、西甲以及英超和足总杯共三十多几支球队进行了预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去年10月22日我国发行足球以来,大江南北不仅球迷踊跃研究足球新闻购买,连以前不是球迷的“彩民”,也开始为买而研究有关足球预测新闻。相应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也出现了。如中央电视台的《足球彩经》、广东电视台的《足球大赢家》……等。所有的大型综合网站也纷纷开辟足彩专栏,如新浪网的〈足彩〉专栏,雅虎网的〈足彩〉等。各地日报也新辟各种形式的“足彩”专栏,如《中国体育报》的“中国体育专版”、《华西都市报》的“宝典”、《成都商报》的“足球”等,其版面少则一版,多则数版。各专业体育周报更是不惜花大力气新成立专门的足彩报道组或编辑组,甚至出报中报,如《足球》之《大赢家》,《南方体育》之《500万》,《体坛周报》之《体坛彩报》等等。
当然,预测性体育新闻不仅大量报道足球,还广泛地涉及其它各种体育赛事。如3月4日,太平洋那边的两支NBA球队丹拂掘金队和达拉斯小牛队的一场常规赛,因为两个中国篮球运动员王志侄和巴特尔分别在两支球队效力,于是国内的各级媒体在赛前开始大肆渲染,直把这场比赛称为王志侄和巴特尔之间的较量,由不得你不能感受到这场比赛前的紧张与刺激。
任何现象的发生和发展都可能与一定的条件形成必然的因果关系。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成因也有其内在的与外在的必然条件或原因。就其内因而言,它是其报道对象——体育赛事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其外因则是近些年来体育新闻的娱乐化趋势,以及受众需求刺激的必然结果。
众所周知,在通常情况下的各项体育运动赛事的时间、地点、参赛人员、比赛项目、比赛规则等都是提前规定了的,而其比赛内容又总是周期性循环的,这与普通新闻产生在时间上的偶然性、突发性和过程内容的不确定性显著不同,它使各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有足够的时间在赛前进行准备,并对比赛的各个方面进行仔细地分析与预测。
在其他新闻活动中,也有一些新闻事实是周期循环固定的,如每年一次的人大会议和政协会议等等,但除了时间和地点事先确定外,其内容就绝不能像体育比赛一样每年都是那几项固定的议题反复讨论。而体育比赛则总是相对固定的,无论是我国的足球联赛、篮球联赛和排球联赛,还是英超、意甲、德甲以及世界杯、奥运会、欧洲杯,除了举行的时间和地点都是提前规定的外,其比赛的方式和对运动员的要求,基本上也都处于一种长期固定的状态。比赛过程中各方必须严格遵守统一的比赛规则,在规则的允许下合理地运用技战术。另外,体育比赛的主角——运动员,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体育明星们,常常成为体育新闻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报道重心。每遇比赛,他们的状态成为媒体预测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乌克兰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自1983年赫尔辛基世锦赛开始,连续17年霸占世界撑高跳高的“掌门”位置。在这17年中的世界撑高跳高比赛,只要布勃卡参加,冠军便会被世界各大媒体预先授给他,而通常情况下,媒体的预测会八九不离十。
人们常说体育比赛就如戏剧般跌宕起伏,情节生动。但戏剧中演员的动作、剧情的发展是被规定了的,而体育比赛不是。著名好莱坞悬念大片导演希区柯克曾说:“没有一部奥斯卡影片能与一场足球赛媲美。”如今年本赛季的世界四大顶级联赛战已经到了联赛的最后阶段了,仍然不见一骑绝尘的球队。以往赛季“一支豪门领衔一台戏”的传统剧情已被打破。虽然西甲、皇马占据着积分榜榜首,但后有俩支气势汹汹的追兵,瓦伦西亚和拉科鲁尼亚随时有可能超出;在意甲战场上,也是罗马、国际米兰、尤文图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好戏;在英超同是曼联、阿森纳、利物浦三足鼎立的局面;德甲战场上也是硝烟密布,扑朔迷离,令今年的冠军大结局悬念丛生。可以说今年本赛季的欧洲联赛已具备了成为另一部好莱坞惊险大片的素材,同时,也为预测体育新闻准备了上好的材料。因此体育竞赛过程的悬念性和比赛结果的难以预料性,是体育赛事吸引各媒体注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生预测性体育新闻的重要条件。
另外,受众的需要也是预测性体育新闻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大众传媒由过去的“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发展,各媒体对受众需求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各媒体的利益与生存。2近些年来社会文化的娱乐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体育新闻已走出以往“赛事消息报道”的局限,在传播内容上表现出日益显著的娱乐化趋势,体现出体育报道题材的广泛化、体育人物的明星化、体育节目的娱乐化、体育新闻传播符号的丰富化等特征,成为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预测性体育新闻正是这种娱乐化形式的体现。各大媒体的预测栏目或节目正好满足了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娱乐需求,迎合了广大受众对充满悬念的竞赛结果的无限想象、好奇和猜测的心理。同时在足彩报道中,媒体的预测报道更关系到数万彩民的经济利益。彩民们希望媒体的预测报道既科学准确,又经济便利,对媒体的预测性体育新闻寄予较高的期望。这又促使各级媒体展开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预测报道竞争,以争取更多的受众或彩民。
新闻价值是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及其表现形态满足社会需要的总和。它包括两个过程,即:新闻价值要素过程;新闻价值表现并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3]预测性体育新闻因其预测的对象是受众所关心的未曾发生的体育事实,而具备了突出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趣味性的新闻价值要素。它的新闻价值直接表现服务受众与彩民,扩大媒体自身发展空间,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
服务受众或彩民。正如各媒体的经济股票版为股民服务一样,体育新闻预测版或资深记者与专家作出的各种预测,引导受众在观看赛事前,尽可能充分地熟悉比赛双方的情况。新出现的各种足彩预测报道是彩民们在购买每期前必不可少的重要参考。彩民们在购买足彩前,往往需要经过一个不断思索、反复对比数家(电视、网络或报纸)资料,最后下注的过程。于是,在每周销售截止前,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各式各样的足彩预测报道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要内容。
增加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预测性体育新闻既满足了受众的欣赏要求,同时又增加了体育新闻的魅力,拓展了媒体自身的发展空间。如之前提到的奥运会前或期间的各种电视预测节目,不仅为奥运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扩大了该节目的影响力,也丰富了电视奥运报道节目的内涵。而在现代媒体的激烈竞争中,预测性体育新闻则为报纸的发展提供了另一片天空,甚至在报纸体育新闻界,已经形成“做前不做后”的趋势,即大量进行赛前报道,少量报道赛后。随着足彩的发行,作为平面媒体的报纸,相对于电视、广播和网络更得彩民们的宠爱。因为电视和广播“播完就完”,无法容彩民们细细研究,而网络除了普及率有限的原因之外,也没有报纸经济划算。这使得“集预测性报道于大成”的足彩报道大大拓宽了报纸体育新闻发展的空间。
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每期大赛或每轮联赛前,受众对各媒体作出的预测结果或趋同或否定,或亲自参与预测竟猜栏目的制作,从而提高了广大受众观看赛事的热情和兴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长期地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足球的发行,各级媒体不遗余力地对每期足彩进行预测,同时对怎样玩足彩和每期中奖情况进行大肆渲染,吸引了更多的受众购买,使得一些以前从不关心体育事业的也开始关注体育。这样不仅增加了足彩的销售量,也扩大了体育的影响,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通过对大量的预测性体育报道的文本考察发现,预测性体育新闻是一种独具魅力、具有一定新闻价值、颇受受众喜爱、规模与影响日趋扩大的体育新闻传播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体育竞赛自身的规程性、悬念性的必然反映,也是体育新闻娱乐化趋势与受众需求的必然结果。预测性体育新闻虽然涉及的是尚未发生的事情,但由于它们是经过分析客观事物的历史与现状(竞赛双方的势力,水平等)探求其内在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预测。因此,有理由认为,预测性体育新闻尽管不是“现实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尤其当这种“可能的真实”经事实的检验成为“现实的真实”后,预测性体育新闻的新闻价值会进一步递增。体育新闻的预测性就是从”可能的真实“到”现实的真实“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与反映了体育新闻独特的报道形式和鲜明个性特征。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三、“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各行其道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性是所有新闻体裁的共同特点。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飞速增长,使得体育新闻评论的新闻性特征得到更加突出的强调。评论新闻化,使新闻与评论互相延伸,互相深化,加重报道的分量,大大增强传播效果。体育新闻评论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体育新闻报道讲究及时性,而传统的新闻评论对于时效性并不苛求。如今,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就是评论的生命,体育新闻评论本身所具有的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力量,与时间是成正比的。时效性对于引导舆论至关重要,也是争夺“眼球”的法宝,追求时效本身已成为体育媒体竞争的主题。新闻性要求体育新闻评论与体育新闻报道一样,讲究时效。
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体育媒体在新世纪更为重视体育新闻评论的时效性。为了加强时效性,许多体育报纸开辟了评论员专栏或专版。这些言论是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体育新闻事件、现象、问题进行评论,言论与新闻常常是同步见报。而网络上的体育评论其时效性就体现得更为突出,往往是比赛一边进行,网络们的评论就已经“出炉”,不受刊发时间和版面的限制。
新闻竞争已由独家新闻之争进入到独家观点或独家视角之争的态势,言论已经成为提升媒体品位,打造传媒竞争力的力点之一。“体育时评”盛行,是体育新闻评论讲究现实性的一大表现。一些市场化报纸如《体坛周报》等新能取得成功,体育新闻时评功不可没。
从评论的题材上看,触及现实是体育新闻评论的生命力之所在。体育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和社会作用取决于它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们对于“高、大、空”的体育评论兴趣不在,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社会中的新鲜的、敏感的、热烈讨论和大众关心的体育事件与话题进行评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人们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需要传媒去伪存真,帮助受众梳理与解析体育事件。
随着新闻观念的发展变化,体育新闻评论和体育新闻报道正由各自独立呈现出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传播“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有机地结合。
在版面编排上,体育新闻评论常常与体育新闻报道同时见报。言论与新闻同步见报,说明体育新闻评论突破旧新闻观,重视新闻性信息对评论的作用与影响,重视意见性信息与新闻性信息的结合。体育新闻评论依托体育新闻报道而发表,如时评、评论员文章、按语等,以发掘体育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从而提高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在写作手法上看,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常常在写作中直接输入作者所见所闻的新闻性信息和事实,以此作为立论的由头和依据,缘此引发议论。体育新闻评论运用事理交融夹叙夹议、边述边评的手法。这种难度较大的论述方法在体育新闻述评等评论写作中常用。有时很难区分新闻稿件与评论的界限。
现在体育新闻评论的话题不仅有体育赛事方面的,还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医疗、保健、娱乐等等内容。评论员队伍除专业人员和学者外,还会邀请名人,明星或者业余撰写评论。同时注重吸引体育迷参与评说,各媒体也把受众参与作为刺激销量的重要手段。
各种各样的选题立论敢于面对众所关注的各种的话题,进行释疑解惑的积极引导。有正面的,也有批评谴责的,既有阐释说明的,也有建议、探讨、争鸣、商榷和研究的。思想活跃,观念多元,倍受受众欢迎。
如今,新闻媒体面对的是越来越成熟的公众,面对的是越来越多样的媒体群。这对体育新闻评论写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专家型”的评论员是各大体育媒体竟相争夺的对象。“专业化”程度高的体育新闻评论是体育媒体的标志和旗帜,也是体育媒体树立“品牌”的重要手段。
“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体育新闻评论并存是体育评论的一大特色。两者的目标受众群并不重合,传播目的也不相同。体育专业人员,专家,职业记者所做的评论针对的是资深的体育迷和体育专业人士的受众群体,目的是体现媒体的专业水准。,而“平民化”甚至“娱乐化”的体育新闻评论针对的是更为广阔的普通受众和市场,目的是为了普及知识,培养受众以及增加评论的趣味性,开发体育新闻评论的多样价值。许多大型赛事举办期间,报纸都会策划风格各异,适合不同层次读者的评论专栏。专业人员侧重理性分析,而非专业人员的“感性宣泄”也会获得很多读者的欢迎。
新闻信息已经由“传播”时代进入“解读”时代。解读,就是媒体分析、说明、解释新闻的意义。即对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或政策法规等进行针对性地解读——在评论中对于新闻事件进行切中时弊、鞭辟入理的分析,并提出独到的深刻的见解。深层解读与提供观点相结合,是新世纪体育新闻评论突出的特点。观点深刻、公正与否,解读深入、准确与否,决定着评论的成败优劣。例如,
“对艾东梅不得已出售体现自己过往人生价值的奖牌一事,公众普遍表示了同情。不出意外,艾冬梅将能赚到她所预计的租个柜台卖童装的启动资金。……
然而,此事虽然有光明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带给人们的沉重思考。目前我国注册的专业运动员约5万人,在非奥运年有近万名运动员退役,奥运会年的退役规模则更大。但得到“妥善安置”的却仅有千人左右。其他都只能进行所谓‘一次性补偿’,补偿金额由各地方体育局自己做主。……可以说,艾冬梅的境遇很有代表性。许多运动员在“举国体制”下也面临着同样的困难。”(《由艾冬梅卖奖牌谈“举国体制”》2007年04月12日,来源:新华网)
这篇评论由一个运动员的经历,引申到对于我国体育体制的探讨,对于事件发生的根源和造成个人境遇的时代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观点深刻且独到。
述评性的体育深度报道由于结合了新闻深度报道和深度评论两者的长处,在实现“解读新闻”方面体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写作周期长,在体育杂志上,这类稿件较多。报纸和网络媒体较少。
评论的力量在于理性的力量,在于它的思想穿透力,理性的力量最终要靠深刻独到的观点取胜。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不仅是新闻题材的竞争,更是在对新闻事件、新闻题材总体把握上的新闻解读之争,进入新世纪的报刊体育新闻评论更追求对新近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全局性的、前沿性的体育新闻事件作深度解读,为公众提供“独家”观点、“独家”角度。
本研究所采用的语料来源于《中国日报》以及相应的英文版《ChinaDaily》里的体育新闻板块中的汉英体育新闻报道。之所以选择《中国日报》,因为其作为中国发行量较大的主流报纸,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比较能反映如今英语体育新闻翻译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尽管参与《中国日报》体育新闻翻译的编辑都有着相当扎实的翻译基本功和丰富的经验,但难免也会有一些小的失误,主要原因是译者对语境的误解、缺少专业知识以及背景知识等等。
许多英文单词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因而在词义的选择过程中,语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y)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5]309。对语境最狭义的理解是把它看作是语言的上下文,即一个句子在更大的语言段落中所处的位置。显然这种对语境的理解对于英语体育新闻的准确翻译是不够的,应该结合交际发生的客观条件和背景,因为语言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情景下进行的。例如:Kakaoncesaid,“IamhappytobeplayingupfrontbecausefromthereIcanscoremoregoalsandhelptheteambetter.Iamhappynotonlyaboutmynew-foundfreedomonthepitchbutalsobecausethereisagreatfeel-inginthedressingroom.Weareunitedtogetherandde-terminedtogainmoresuccess[6].误译:卡卡曾说过,“我很高兴能在前锋位置上踢球,在这里我能进更多的球,为球队作更大的贡献,我很高兴能在球场获得自由,而且对更衣室有特殊的感情,我们团结一致,决心获得更大的成功。”“Dressingroom”的字面意义指的的确是运动员赛前以及赛后用来换衣服的房间。然而在这种语境下,其意思被延伸了,被隐喻性地用来代表卡卡所在的整个球队。而且说话者在表达时用了“thereisagreatfeeling”而不是“Ihaveagreatfeelingfor…”则更加验证了推论。笔者认为参考的译文应该是:卡卡曾说过,“我很高兴能在前锋位置上踢球,在这里我能进更多的球,为球队作更大的贡献,我很高兴能在球场获得自由,而且球队有一种良好的气氛,我们团结一致,决心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阅读体育新闻的时候会注意到有不少专属于某体育领域的词汇,如:Backhand(反手),offtable(远台打法),unfairplay(犯规),foul(犯规,失误),doubleplay(双杀),formation(阵型),line-up(首发),strong-sideplay(强侧配合),bodyplay(身体冲撞),kickoff(开球),breakup(中场休息),等等由于许多译者并非是体育专业出身或是体育爱好者,因而对这类词汇进行翻译时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例如:Hisrecordsare270(18underpa)rintheMas-ters,272(12underpa)rintheU.S.Open,269(19underpa)rintheBritishOpen,andhesharestherecordof270(18underpa)rwithBobMayinthe2000PGAChampionship,whichTigerWoodswonbyonestrokeinathree-holeplayoff.误译:泰戈尔伍兹在大师赛中的记录是270杆(低于18杆),美国公开赛是272杆(低于12杆),英国公开赛是269杆(低于19杆),由他和鲍勃梅尔在2002年的冠军赛中共同创造的,那次比赛伍兹最后在3个洞的比赛中以一杆之差险胜。Par指的是在高尔夫比赛中球员根据设计应当完成的杆数,应该被译作“标准杆数”,而playoff是指在常规比赛时间内平分没有分出胜负而延长的比赛,应译作“加时赛”。所以,笔者所推荐的参考译文是:泰戈尔伍兹在大师赛中的记录是270杆“低于标准杆18杆),美国公开赛是272杆(低子标准杆12杆),英国公开赛是269杆(低于标准杆19杆),由他和鲍勃梅尔在2002年的冠军赛中共同创造的,那次比赛伍兹最后在3个洞的加时赛中以一杆之差险胜。此外,那些专属某些体育领域的英语短语也是英语体育新闻翻译中的难点。例如:LiWeifengisverygoodintheair.误译:李玮峰在空中表现很棒。个人比较倾向的译文是“李玮峰头球技术高超”。因为“intheair”这个常见短语在应用到足球领域时是表示“争顶头球”,如果仍然按照其通常的意思而译作“在空中”,会让读者感到难以理解。再如:Timelimitfortechnicalroutinesandfreerou-tinesincludetensecondsfordeckmovement.误译:专业路线和自由路线。“Routines”作为跳水比赛的术语指的是运动员比赛时所选择的动作类型,而“Deck”则指的是比赛泳池的两边。上文的翻译甚至都没能让读者感受这是对一项体育比赛的描述。修改后的版本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的时间限制包括10秒钟的岸上运动。
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将德国前锋Klose译作“克洛斯”[kl藜uz],这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其依据的是英文的发音方式,而根据德文的发音规则,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克洛泽”[kl藜u:z藜]。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西班牙足球俱乐部Valencia根据通常的翻译标准应该被译为“瓦伦西亚”,然而事实上在西班牙语里,当某个单词是以字母“V”打头时,那么其初始发音应该为[b],所以“巴伦西亚”才是正确的译法。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由于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表示方式。翻译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处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如何做到原汁原味地展现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图。尤其在对英语体育新闻进行翻译时,考虑到其专业性以及阅读人群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十分重要。这些策略包括: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它们之间的相互组合以及添加一定程度的解释。
与其他类型的新闻报道相比,体育新闻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其中会充斥着大量有关球员名字、队名、运动名等专有名词。在翻译时,人们通常所采取的方法是音译法。如:Barcelona巴塞罗那队Bungeejumping蹦极有时也会在该名词后加上注释来为读者进行解释说明。
直译法是一种介于意译法和逐字逐句翻译之间的翻译技巧,它以逐字逐句的翻译为基础并会适当地做一些调整,比如加词或是改变句子的结构。直译法旨在尽可能的保留源文本的内容和语言风格包括修辞手法以及语言形式,做到保持原汁原味。观察研究表明英语体育新闻中的不少词组都可以直译成汉语。例如新闻标题中经常出现的有关战争或战斗的词汇,因为西方的记者为了强调比赛的激烈性,会习惯性地将赛场比作战场,运动员比作战士。所以当报道一名运动员的“retirement”时,不应该采用国内常用的“退休”,结合源语境“退役”才是比较地道的表达。
意译法是指为了更好地表达源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精神而不惜对原来的句子结构或形式做出改变。其在体育新闻报道的翻译时并不常用,除非是当译者无法用直译法对原文进行表达。例如:Theyhadaheartytalkthenineteenthhole[7]121.如果将“thenineteenthhole”按照字面直接翻译成“第19个洞”,读者会很难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因而在翻译之前,译者应该对高尔夫的相关关背景知识做一定的了解。在高尔夫比赛中,第18个洞将是球员最后所需完成的一个球洞,那么怎么会出现第19个洞呢?原来在比赛结束后,球员常常会一起到高尔夫俱乐部所在的酒吧进行交流。所以,这里的“thenineteenthhole”应该指的是俱乐部的酒吧。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他们在高尔夫俱乐部的酒吧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四)加注释没有一种翻译方式是万能的,在体育新闻翻译时,人们不会对每个句子都使用直译法或是意译法。有时会根据语境,将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甚至会对某些较难懂的地方进行注释。例如“sportsbar”指的是带有比赛电视直播的酒吧,如果仅仅字面翻译而不加一定的注释,读者恐怕是难以准确理解的。
合理利用体育新闻的视觉元素来进行个性化包装信息有很多方法,新闻编辑通过仔细权衡信息的视觉冲击度,利用标题美感度、字体艺术性、图文混合美、颜色巧搭配、空间鲜明对比等视觉元素,以最大化的吸引受众的视线来特别关注。体育新闻的视觉化包装需要新闻编辑依据新闻的具体内容,合理选择个性化的表现形式,确保新闻信息能及时便捷地传达,既可以单纯通过文字语言来表达,也可利用图片来传递信息,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可以选择制图和漫画以及两者结合的手段来丰富内容,以凸显文字所无法比拟的个性手法。在进行实际操作时,具体确定利用哪种表现形式,主要在于新闻编辑依据具体新闻特点来判断和选择。如果选定制图、制表或做漫画时,要细心考虑制图是选择平面制图或3D制图,制表选择是界定手绘制表亦或是Word形式的制表,做漫画简笔形式或卡通形式,这都是新闻编辑合力把控以吸引受众目光的重点。一份成熟的体育新闻整体应该是对LOGO、标题、分栏、字体、图片等具体的视觉因素进行个性化处理后呈现给受众。一些体育新闻的版面设计,注重处理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并合理配以大幅照片和加框,尽量把其余次要分稿单独组栏,并相对占用较小比例的版面,这种主次分明、一目了然的版面设计,很适合现代社会受众的审美方式。
版面是体育新闻的核心主体,一个优秀的版面设计,不仅可以个性化的表现体育新闻内容,还可以让受众获取信息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上加大力。